新闻动态

【科技赋能·先锋人物】“中医”问诊“西医”查证——记地质物探研究所物探技术负责人仇念广

2025-06-18 来源:研究总院

  地质工作类同中医,重在“望闻问切”,利用地质知识分析矿井可能存在的问题;物探工作类同西医,重在检查化验,通过物理手段精确探查异常位置。地质物探研究所就有这样一位同志,既能够“把脉问诊“,又能够探测检查,被大家戏称为“中西医结合”。

  仇念广,中共党员,硕士,高级工程师,目前就职于地质物探研究所,是该所物探技术负责人,负责统筹地质物探相关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多年以来,他始终深耕煤矿一线,长期致力于煤矿灾害勘查与防治技术研发与服务,在地球物理勘探与煤矿地质保障领域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政治引领,科技兴企践初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仇念广同志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置于首位,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筑牢党性根基,将理想信念熔铸于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的实践中。他坚守初心使命,秉持“科技兴企”的价值坐标,将党性锤炼与科研攻关、技术服务深度融合,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作风服务于煤炭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生产,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被授予地质物探研究所党支部“党员先锋岗”、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深入一线,地质护航解难题

  在日常工作中,他始终以基层矿井需求为导向,以煤矿灾害探查与防治为指引,积极提供物探技术支持。尤其是随着集团公司对不稳定煤层矿井精细地质、透明地质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他大力推动地震槽波技术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查中的应用。从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复杂煤层群,到青海高原戈壁的极寒矿井,他克服地质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和作业工序复杂等重重困难,先后带队为近20座矿井的24个工作面提供了超过20000米的地震槽波勘探技术服务,利用丰富的煤田地质和构造地质基础知识,开展物探成果解译,成功探查了薄煤带、断层、应力集中区和瓦斯富集区,为基层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地质保障。

  技术攻坚,科技创新成果丰

  与此同时,他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瓦斯富集区多频电磁波同步透视技术,为瓦斯富集区探测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地震槽波勘探,发明了地震槽波多属性融合识别构造方法,提高了构造判别的准确性;首创在已揭露煤厚约束条件下的多频加权速度重构算法,研发了工作面全煤厚地震槽波多频联合定量解释技术,提高了煤厚解译精度。其研究成果在集团公司多个矿井推广,有效探查了各种致灾地质因素,取得了显著的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他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内的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技术服务百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3篇),参编专著3本,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编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10项,获得各级科技奖4项。

  正所谓“大医精诚”,科研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需要有责任担当。为了更好的开展物探技术服务,仇念广还主动跟踪地震槽波煤岩巷联合超前探测、孔中物探、物探动态监测、透明工作面与地质保障系统等前沿技术,推动物探技术的拓展应用。他将继续矢志不渝地深入一线、服务一线,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努力争取“治未病”,提前预知矿井灾害的高危区域,做到早预警、早探查、早治理,降低灾害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助力河南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金明方)